多数消费者都有从众心理,尤其是一些顾客对商场商家不是很熟悉的时候,他们越会选择排队较多的餐厅,来降低就餐风险。因为一般会觉得,这么多人选择,口味一定不会太差。
餐厅实际运用中如下:
①现在有些商家利用这一心理雇人排队,制造人气。(当然这个不是长久之计,还是需要回归到产品的本身。)
②想法设法在等位区留住人流制造热闹气氛,比如在等位区设立微信打印照片、免费美甲、赠送零食等等。
最好的菜单一定会践行心理学上的“选择矛盾”理论——当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时,我们反而越是感到焦虑。当菜单选择项超过一定数量后,客人就会不知所措,感觉很纠结;当感到纠结时,他们通常就会选择之前吃过的菜品(不利于推广新品)。
现在在肯德基或是麦当劳,不难发现很多顾客点单所花费的时间非常长,因为提供的产品多了,无形当中给消费者增加了选择成本,也将直接影响到餐厅高峰期产出。最要命的是,餐厅产品多了,消费者无法点到餐厅真正拿手的菜,会减少回头客。
大部分餐厅,会在顾客的就餐期间收回餐盘,其实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到餐厅的翻台。因为当用户看不到盘子的时,无法通过视觉信息来提醒自己已经吃了多少。
桌上满满的餐盘的视觉信息会告诉消费者,我已经吃了很多了,不知不觉的暗示自己别再吃下去了,我该起来,到商场里溜溜。
一般来说,靠高翻台率的餐厅售卖的是性价比,消费者对环境要求不会太高,只要整体的就餐体验满足他的就餐期望即可。
例如,外婆家的椅子(有一定的比例)是经过“精心设计”的,让人坐久了以后,会不那么舒服(利用消费者身体感知),所以很难看到在外婆家里把酒言欢的场景。
9.99元和10元,看起来区别只有一分钱,给人的感觉前者更亲民,会让消费者觉得产品的价格只有1位数,这是非常经典定价策略。除了这个办法,很多餐厅会有一两个超值的菜,拉低你对价格敏感。如某个餐厅一个麻婆豆腐只要6块钱。当你看到这个产品,大部分心里会冒出“这么便宜”的惊叹。
这个低价产品,会让你放松对价格的心理防线,觉得这家餐厅整体价格不贵。
还有五个心理套路,敬请关注下篇文章!